隨著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制造業(yè)也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工業(yè)機器人的出現將人從繁瑣的機械勞動中解放了出來。工業(yè)機器人在汽車生產制造行業(yè)、電子、食品飲料等諸多行業(yè),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2017年,我國的工業(yè)機器人安裝數量有勁50萬臺,而機器代替人工的生產方式也慢慢的成為了如今工業(yè)生產的主流趨勢。
機器人也緊跟時代的潮流,不僅功能上越來越強大,而且早已從初的視覺機器人脫胎換骨,不僅引入了力覺傳感器,甚機器人在本身的認知和決策方面也有了極大的進步,通俗來講就是,機器人也變得越來越智能化了。
機器視覺從一開始就被應用到工業(yè)機器人上面,而工業(yè)機器人的視覺可以分為:二維視覺、立體3D視覺以及利用了廣域傳感器技術的3D視覺。
3D視覺在二維視覺的基礎之上,使工業(yè)機器人可以拾取雜亂堆放的工作,從而大大減輕了以前工人在流水線上重復枯燥的工作。帶有視覺的機器人可以快速地到現有的工件,然后識別出它的位置。除了基礎的視覺之外,機器人還需要有感知周圍的能力,特別是在裝配和接觸的過程中,要判斷對物體施加多少力,這樣的傳感器是智能化機器人所能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。
協作機器人已經成為工業(yè)機器人的一個重要發(fā)展方向,未來,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,這些智能化工業(yè)機器人需要和工人一起工作,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一些復雜的工作任務。而這就需要協作機器人比傳統的機器人更加的智能和完善。在和機器人協同工作的時候,人身是重要的,目前協作機器人已經具備了一些功能:是觸碰停止功能,機器人接觸到人或者其它外界物體的時候感受到觸碰力,機器人可以自動停止運行。第二是退讓避讓功能,就是把作業(yè)空間騰出來給人和其它設備來用。第三是觸碰回退功能,機器下壓的時候如果觸碰到人手可以自動回退,保證手不會被擠傷,或者不會受到傷害。
FANUC CR-35iA協作機器人
今天,協作機器人已經開始大量的走進工廠,參與到了生產加工的工作中,并且在和工人一起協作的過程中,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。以前可能五個人和一臺機器才能正常進行的工作,現在有了協作機器人,只需要一個人和一臺機器人就可以順利地進行工作。協作機器人負責取放重量較大的工件,工人則負責處理一些復雜或者精密的裝配工作,這樣一來,工人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其他的工作任務,大大增加了制造生產的效率。
KUKA LBR iiwa輕型機器人
目前,市場上的協作機器人,負載已經可以達到35KG,可以進行一些較重零配件的搬運工作,而且因為配置了視覺和力覺傳感器,使得機器人在與工人協作時更加。
ABBYuMi系列單臂協作機器人
對于未來的機器人發(fā)展,將會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技術與3D視覺對工件進行準確的識別技術的結合。人工智能技術或者機器學習技術賦予機器人全新的能力,隨著越來越多先進技術的導入,在未來,機器人的能力一定會大幅,并將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生產制造方式。
郵箱:15236061639@163.com
QQ:60298351
微信:a18137798589
1.需求背景1)建立覆蓋加工車間的分布式控制網絡,實現NC程序的有效調用、穩(wěn)定有效傳輸和在線加工等,
上周《2025年國產智能機器人企業(yè)競爭力報告》(瞭望財經快思慢想研究院)突然刷屏朋友圈。這份報告直接
汽車行業(yè)與人形機器人產業(yè)的協同發(fā)展確實正在形成一條高潛力的產業(yè)鏈,兩者的技術共享、供應鏈整合和市場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