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據外媒報道,患上漸凍人癥的著名機器人科學家彼得·斯科特·摩根,將自己改造成“半機器人”。此前,自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,北京大學劉宏教授曾指出,人類的永生很可能通過人機一體化實現。
近日,據外媒報道,61歲的彼得·斯科特·摩根(Peter Scott Morgan)是一位著名的機器人科學家,2016年末他患上漸凍人癥。為了延續(xù)自己的生,他決定將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。
大多數被診斷出這種疾病的患者會在三年內死亡,彼得教授決定將自己改造成為半人半機器人來延續(xù)生。
他先做了“三重造口術”將一根喂食管插入他的胃,一根導管直接插入他的膀胱,以及通過結腸造口術來實現糞便出口的改道,來解決吃飯和上廁所的問題。
彼得表示,對于患有漸凍癥的人來說,這是*危險的手術,但他認為這是一個真正擁抱科學的機會。他的電動輪椅使他可以直立,躺下以及快速行走。
同時,包括霍金團隊的人在內的研究者為他打造了一個AI系統(tǒng),使他能夠順利地跟人交談。當有人走進屋子時,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會辨別他們說的話,并讓彼得通過眼球運動控制提供一系列回答。
為此,他接受了激光眼科手術,使他能在70厘米的距離擁有*的視力——這是他的電腦屏幕的距離,這樣他就可以*控制多臺電腦。
10月10日,他接受了喉切除手術,這樣做雖然讓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,但是能夠讓他避免唾液可能進入肺部帶來的危險。這也意味著彼得的半機器人改造徹底完成。
當天,彼得在推特發(fā)表文章稱這一后的程序是“彼得1.0”的終結,并寫道:“這是我作為彼得1.0的后一篇文章?!?/span>
彼得還說:“我即將變成彼得2.0——我指的是‘電子人’。我指的并不是傳統(tǒng)的電子人,而是迄今為止138億年以來(自宇宙大爆炸以來)創(chuàng)造的先進的人類控制有機體。我將成為上個完全的電子人?!?/span>
彼得和他的家人建立了斯科特摩根基金會,利用人工智能、機器人和其他高科技系統(tǒng),來改變那些“受年齡、健康問題、殘疾等限制”的人的生活。
彼得說,所有這一切所涉及的硬件、軟件和研究的成本很難計算,因為科技公司和他的基金會無償為他服務。即使開發(fā)的成本終達到了幾百萬美元,他認為,這一代人很快也將有能力負擔這些費用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越來越多的漸凍癥患者、殘疾人、老人還有渴望從身體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人,會跟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。
郵箱:15236061639@163.com
QQ:60298351
微信:a18137798589
1.需求背景1)建立覆蓋加工車間的分布式控制網絡,實現NC程序的有效調用、穩(wěn)定有效傳輸和在線加工等,
上周《2025年國產智能機器人企業(yè)競爭力報告》(瞭望財經快思慢想研究院)突然刷屏朋友圈。這份報告直接
汽車行業(yè)與人形機器人產業(yè)的協(xié)同發(fā)展確實正在形成一條高潛力的產業(yè)鏈,兩者的技術共享、供應鏈整合和市場聯